一、初創品牌易犯的幾個錯誤
1、初創公司市場和初創公司品牌的混淆
過去10 年,中國經濟發展并不依賴于品牌。過去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。中國人口基數太大,當時根本不需要做品牌,只要把東西生產出來就足夠賺錢了。只要腦子不笨,勤奮都能賺到錢。所以過去吃的是薄利多銷的人口紅利,大家都沒有品牌的意識。
而未來的10 年,身邊講品牌的人會越來越多。因為未來10年,商業環境在發生巨大變化就是走向品牌化,要求大家把 5 毛錢生產出來的東西,通過品牌塑造想辦法變成100塊錢的東西賣出去。品牌的作用不是一錘子買賣,而是在反復購買過程中認可這個品牌。
我們要從商業的本質去理解,當你意識到品牌能夠給你的產品帶來溢價的時候,你就一定要做它,你不做,別人也會做。
2、初創公司品牌和成熟品牌的混淆
如果一個初創的公司要做“善因”營銷,要做捐助,首先別人得知道你是誰,因為捐助是要基于一個大的基數的。類似農夫山泉,每瓶水捐出一分錢給貧困地區的母親水窖,這是建立在銷售量非常大的基數上的。我覺得“善因”營銷是在一個成熟的品牌的基礎上做的事情,可以增加企業美譽度。
作為初創公司,別人連你是誰都不知道,去做“善因”營銷的計劃,實際上就是資源的浪費和整個商業效率的浪費。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讓人家知道你!
品牌成長的五個階段:
第一個階段:發現;
第二個階段:認識;
第三個階段:記住;
第四個階段:喜歡;
第五個階段:忘不了。
對于一個成熟的品牌或者大品牌而言,需要做的是最后兩個階段為主。對于初創的品牌而言,被發現、被認識、被記住,前三個階段的事情多一些。所以創品牌,不要去效仿大的品牌正在做的那些動作。要清楚,初創企業品牌塑造和大品牌的階段并不一致。
3、文案、創意、PR和公司的品牌混淆
文案、創意,包括引爆、PR,這些都只是實施的手段。營銷跟品牌的關系概括來說,營銷的目的除了賣出產品,另一個目的是打出品牌,所以品牌是一個非常寬的概念。
對于初創公司而言,大家可能認為談品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,需要長時間的打造。營銷和市場是以銷售為驅動的,是對結果負責。事實上,真正的品牌概念是一定不會對銷售結果負責的,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。一家企業,只要市場做得好,營銷做得好,只要整個過程都做得很好,那么品牌就會好。
在整個市場中,衡量公司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品牌資產。大家之所以覺得寶馬汽車比比亞迪汽車好,不是因為它的推廣做得多,而是因為我剛提到的那些項目加在一起得分高。得分高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就是一個更好的、更高端的、更著名的品牌。
二、初創公司打造品牌的幾個步驟和關鍵點
六步打造創業品牌:
1、定好位——要定出差異性
定位一定是最早需要去做的一步,就是把自己定在一個希望別人認為你是什么樣的形象上,而這個形象最好能夠將你和跟你差不多的人區別開來。
比如說都是賣水果的,如果定位全都是有機生鮮,這不叫定位。定位一定要定出差異性。以個人而言,你是個什么樣的人?你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,你與你的同行,與你的競品相比有什么優勢?一定要先想明白這個問題后再做接下來的其他事情。
一個公司的創始人CEO一定要參與公司的品牌的制定,品牌戰略的制定,因為定位這件事情必須由CEO來定,而市場部門的人,只能去執行講故事、配資源、放煙花等事項。
那么怎么能讓一家公司跟別人區分開來呢?一方面要總結自己公司的屬性,一家公司跟另一家公司屬性一定是不一樣的。我們要做觀察員,要總結和梳理這種不一樣。接下來的配資源、講故事等五個點都是圍繞定位展開的。
2、搶座位——搶占最重要的位置
要搶就搶最好的位置,現在商業環境下,大家做品牌也是如此。因為消費者、市場只會認可一小部分靠前的品牌。比如提及租車打車軟件,可能大家在腦子里能馬上想起的只有滴滴、快滴、 Uber,超過5 個可能就想不起來了。消費者的腦容量是有限的,對于品牌的認知就能記那么多,所以要搶位的話,要搶消費者腦袋里的第一排位置。
如果進不去,對不起,沒機會了。現在的共享單車,可能被大家記住的就只有摩拜和ofo,而那些剩下的后進品牌,它們的競爭相當激烈,相當殘酷。它們無非就是競爭最后一個座位了,因為再進不來就沒座位了。所以到最后,創業公司的關鍵是搶座位。
如何才能快速搶到座位呢?就要從一開始就注意搶座位。
什么叫注意搶座位?每一個領域,每一個垂直行業都會有很多分析師,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商業報道,各種各樣大量的文章,要想辦法讓你的公司品牌進入這些文章的點評里。一定要在公司做品牌的同時注意去搶座位,就是要讓市場上有人討論你的品牌,至少在討論時給你留個座位。這是一個主動的搶座位的過程。
3、初創品牌,是頂層設計的事情
市場總監要和老板達成一致,把定位、創意、理念、頂層設計都做好,才能做出成績來。一個真正好的市場人員的能力,不是做事情的能力而是選老板的能力。如果在公司沒有品牌決策權,永遠做不好品牌理念。
所謂的理念就是定位公司的發展計劃。有了品牌理念,必須有相應創意,創意也是頂層設計的一部分。創始人和公司的市場總監之間溝通,我認為頂層設計是其中最關鍵的東西。
品牌理論是真空狀態下形成的,不管是譜曲子還是放煙花,都是在零摩擦真空狀態下的理論。但具體操作并不是在一個零摩擦真空的世界中進行的,這就需要創始人、合伙人和市場總監的溝通。
一方面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一定要懂一點品牌,另一方面市場總監要將品牌的脈絡梳理清楚,才能與創始人做反向溝通,達到目標一致。當你們對某件事情理解是無縫的,市場總監說的所有的理論都能應用到公司,公司的品牌想做不好都很難。
但如果創始人拒絕接受新知識,拒絕洗腦,拒絕市場總監吐槽市場,總監拒絕跟創始人橫向溝通,拒絕對創始人輸出自己對品牌的概念和理解,拒絕新的學習,那創始人和市場總監之間存在死結是正常的。
4、新審美時代,不要掉進偽消費升級的坑
所謂的新審美,強調互動,強調效仿和戲仿。效仿就是要有參與性。而過去的審美強調的是均衡和諧、單向度輸出、冠冕堂皇的東西。所以雖然后一組圖片畫風很丑,但大家覺得這個是惡搞的,是戲仿的,是簡約的,是自然的。而前面一組是虛偽的,是冠冕堂皇的。
自嗨和尷尬癌也是這樣形成的。當你覺得你在跟客戶互動,而你卻用了類似第一組圖片的文風,做不到真正的自然,就變成了自嗨和尷尬。審美的蛻變一定要徹底,如果你是新審美,就堅持到底。
新審美時代有個坑叫作“偽消費升級”。現在收的禮品,或者買東西有一個特色就是過度包裝。很多產品并沒有真正的完成升級,而只是將外包裝盒設計再升級,這是“偽消費升級”。大量的消費項目都在做偽消費升級的事情。
5、創新渠道——抓住流量紅利的早期
渠道的邏輯包括性價比、差異性、創造性。最講究的東西叫做性價比,而渠道的創新是做好品牌非常重要的能力。
滴滴在創業早期,拿不出更多的錢去公交站站牌做投放,于是想了一個辦法,雇了兩個農民工,做了一個特別大的廣告牌子,讓農民工抬著站在別人的廣告旁邊。這種渠道創新是結果導向的,沒有被渠道過去的經驗束縛住自己的大腦。
渠道一定是創新出來的,原來渠道的性價比已經不高了,創新的渠道性價比是高的。任何東西在流量早期,它的性價比都是最好的,不要等到流量紅利后期再去做某件事情。
剛開始有微信時,一個公眾號隨便轉一轉就會有很多粉絲。但現在運營粉絲很難很難,因為過了流量紅利期。“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”,時機機不可失,失不再來,一定要去抓住機會。
6、品牌效應下,初創企業“馬太效應”加劇
“馬太效應”來自圣經,指“好的會更好,壞的會更壞,多的會更多,少的會更少”。在每個行業里的第一名和最后的一名差距會越來越大,這完全是由品牌的效應產生的差距。
初創企業品牌的“馬太效應”是加劇的。所以不做品牌,也許是因為還沒有意識到做好品牌帶來的溢價。如果在品牌上跑得不快一點,就很容易掉到馬太效應里。
說到“品牌升級”,有 6 個方面:服務升級、視覺升級、流程升級、品質升級、審美升級、營銷升級。只有這 6 點都做到了,才叫品牌升級。如果只做了營銷升級,產品還是原來的產品,那就叫做“新瓶裝舊酒”,而真正的升級,是“新瓶裝新酒”。
本文圖片來源:互聯網;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