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立于2019年的每日黑巧不太像一個新消費品牌。
論打法,別的品牌在圈子冷啟動,低成本聯名,而它利用頭部資源高舉高打;論渠道,別的品牌大多開線上店,節省成本,而它重渠道投入,竟然鋪設了10萬個零售終端;論產品,它竟然能在巧克力高糖的刻板印象中突圍而出,成功讓消費者接受了它的健康概念。而且,成績還不錯。
自上線以來,每日黑巧連續三年位列天貓黑巧類目TOP1,月均銷售額超千萬元,成立一年營收過億。2020年雙十一期間賣出了688萬片巧克力,一舉跑進了全巧克力品類銷量前三,與德芙、費列羅站在同一梯隊。而最新的2021雙十一銷售數據顯示,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0%。
團隊前身為渠道商,卻能成功轉型為品牌商,并且憑著一款“0糖”黑巧,在一個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巧克力帝國硬是撬開了一道口子。這個故事,并不簡單。
在深入了解這個品牌后,我們認為,每日黑巧做對了以下幾點:
一個事實是,國內的巧克力糖果市場長期被巨頭壟斷著,瑪氏、費列羅、雀巢、好時和億滋等五家國際品牌就占據了72%的市場份額,還是中高端市場。低端市場原本是國產品牌的,只是隨著金絲猴被好時收購,金帝停產,徐福記則被雀巢控股,于是沉寂下來。
以致于消費者印象中的巧克力品牌,如德芙、士力架、M&M、健達和怡口蓮等,都隸屬于國際巨頭。
這片市場,好久沒有能打的本土品牌了。
歸根結底,巧克力從來就不是帶有中國基因的食品,好的原料場地和高效的供應鏈都不在中國。可可原產地在非洲和南美洲,種植園被國際巨頭深度綁定著;高效的供應鏈則在瑞士和荷蘭,國內品牌也想造出品質更好的巧克力,無奈力有不逮。
這片被壟斷的市場看似密不透風,有著6年渠道經驗的每日黑巧創始人卻發現了一個缺口。
在推出這個品牌之前,創始人周彧和林希成立了一家代理進口零食的渠道性公司,6年間幾乎把所有食品飲料品類都做了一遍:從果汁、餅干、巧克力到茶、咖啡、酒。多年代理經驗讓他們積累了國外供應鏈資源,也敏銳觀察到國外的巧克力市場趨勢,功能性巧克力產品在2016年后逐漸出現在日本市場上。
例如,日本樂天公司推出乳酸菌強化的Sweets Days巧克力,幫助維持腸道健康,因此收獲了大批關注健康的消費者的喜愛,到次年9月已經售出了2千萬份。
另外,森永推出的高蛋白牛奶巧克力,有助于增強蛋白質功能;北彩推出的LIFE SMART記憶力維持巧克力,添加了銀杏葉提取物;格力高也推出了Libera牛奶巧克力,添加了抗性糊精和膳食纖維,據稱可以幫助抑制身體對糖和脂肪的吸收。
不斷出現的產品表明,日本巧克力市場呈現著一種健康化,細分化的趨勢。
與此同時,國內的巧克力市場一切如舊,商家在巧克力營銷上切入節日送禮場景、補充能量場景,原料卻不變,都是高糖高熱量。
而且,一個新奇現象也引起了每日黑巧創始人的注意:在進口巧克力中,可可含量更高的“黑巧”增速飛快,超過了其他類型巧克力。
原來國內消費者對健康的巧克力是有需求的,而行業巨頭竟然沒有一個注意到。
每日黑巧團隊馬上意識到這其中大有可為,于是他們利用多年代理積攢下的供應鏈資源,在接觸瑞士高效的巧克力工業體系后,決定把研發和生產設在瑞士工廠,從源頭上解決了以往本土品牌的供應鏈痛點。從巧克力的品質開始,就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點上。
產品就緒,于是每日黑巧在2019年推出一款“0糖”黑巧克力,成為市場上第一個主打健康概念的巧克力品牌。
干凈的配料表標明了98%的可可含量,并且創行業之新——用菊粉代替白砂糖,不僅平衡了黑巧的苦味,還含有高膳食纖維。
真正的黑巧,是不甜的。味道很反人性,也很犀利,借用創始人的話,如尖刀般切入了巧克力壟斷市場缺口。
巧克力市場被稱為“甜蜜王國“,是因為大部分人默認巧克力是甜的,而每日黑巧憑著這款健康黑巧打入市場,上線兩周就賣了30000單、成立一年營收過億,不僅證明了消費者對巧克力的健康需求,還給團隊帶來信心。
于是上線一年后,每日黑巧推出受眾面更廣的牛奶巧克力。數據也證實黑牛奶巧克力比純黑巧更大眾友好,2020年只銷售了4個月,已經占到了總銷售的65%。
后續他們不斷延展產品線,推出不同口味,如香蕉牛奶黑巧、果粒藍莓黑巧以及燕麥奶黑巧克力系列等,但始終不變的是健康概念。
而且,在宣傳文案上,還頗有心機地標出“減碳水、減能量”,很明顯,是要精準打擊凡事追求低糖的Z世代了。
沒錯,每日黑巧清楚知道它的用戶畫像:95后、以女性為主、注重體重管理的人群。
那么,如何為產品找到客群?
作為小眾品類,每日黑巧深知“0糖”巧克力在國內的市場教育遠未完成,因此一開始并未做大型推廣,而是從核心客群圈層營銷起步,傳播健康概念。
Z世代中最追求健康的是哪一類型的用戶?健身黨沒跑了。
在2019年,每日黑巧和Keep聯名推出了一款巧克力,在宣傳文案上就強調了“刷脂期也能吃的黑巧克力”,瞄準的就是更關注控糖控脂的健身運動愛好者。
另外,品牌在線下通過與瑜伽館品牌合作課程,觸達健身人群;線上則在微信公眾號、小紅書等重點平臺上,選擇瑜伽類別的腰部KOL,吸引瑜伽愛好者。
觀察小紅書上的分享,每日黑巧在以“好吃不胖”、“無反式脂肪酸”、“無糖”等特點觸達核心用戶,做健身圈層滲透,形成口碑傳播。
正如上文提及,一片0糖巧克力在普通人看來無甚口感,可是在健身愛好者眼中,不僅低熱量,膳食纖維的添加更有利于健康,自然成了補充能量的最佳選擇。
2. 高舉高打擴大影響力
在垂直圈層做出美譽度,得到市場認可后,每日黑巧就開始破圈了,采用“高舉高打”的品牌傳播方式,進一步打出知名度。
觀察這種打法,說一聲激進毫不過分。
頭部主播直播帶貨:2020年4月,每日黑巧出現在羅永浩的直播間,以40萬盒、近 600萬的銷售額成為了銷量TOP5的產品,成功出圈。隨后開始頻繁出現在頭部主播的直播間,比如李佳琦。
流量明星代言:每日黑巧首位代言人,是愛奇藝綜藝《青春有你2》中的冠軍劉雨昕。后續簽下一線流量明星王一博為全球品牌代言人。
贊助愛奇藝S級綜藝節目:2020年贊助了《中國新說唱2020》、《潮流合伙人2》、《非日常派對》等頭部綜藝,基本鎖定了愛奇藝青春潮流向的熱門資源,在年輕人聚集的綜藝頻繁刷臉。
贊助頂級時尚雜志活動:成為《ELLE》、《VOGUE》、《嘉人》、《時尚先生》等TOP時尚雜志各大盛典的贊助商。
說到這里,可能有讀者疑惑了,圈層營銷和高舉高打不是矛盾的嗎?
非也,新品牌初期無人識,為節省資金,在確定核心客群后,選擇以客群匹配度更高的圈層切入,是更省力,更準確的做法。這一步是打頭炮,也是市場驗證。
得到市場反響后,結合巧克力的快消品屬性,流通性高,要被更多潛在消費者看到,通過各維度造勢理性不過。
加上中國的社交媒體分散度高,如果像DTC品牌那樣在某個社媒平臺重度投入,觸達的受眾面始終有限。
而且,觀察每日黑巧的投放策略,都是更靠近年輕人的綜藝節目和代言人,緊緊圍繞著Z時代營銷,做規模化的品牌露出,構建消費品的品牌認知,從而縮短消費者的決策路徑。
用人話講,每日黑巧需要你“看到”它。
這種策略與其說應該,更恰當是必要。一方面,立住了品牌的時尚、年輕化調性;另一方面,能夠最大程度上覆蓋受眾。
定位很重要,渠道鋪設也很重要,用商超貨架打比方,好定位和渠道優勢能得到上貨架的機會,到位的營銷才能讓消費者購買。
根據品牌新榜YOUNG的報道,“品牌新榜樣”監測中國所有主流新媒體、社交媒體平臺,挖掘各品牌被KOL提及的次數、熱度,總結了近3個月巧克力品牌新媒體聲量榜,結果發現,“每日黑巧”是國產品牌中唯二進入前十的,比成立于1992年的好利來還靠前。
它確實殺出了一條血路。
而且,最大的肯定可能不是來自消費者,而是對手。今年6月,德芙推出了零糖黑巧克力,在每日黑巧成立兩年之后。
3. 私域運營忠實用戶
忽然記起一句話:用流量代言,那么你的用戶就是流量的,不是你的。
用戶經營時代,每日黑巧也很懂這個道理,從品類出發請代言人還是要請的,只是,可以把用戶變成自己家的。
引流:在邀請愛奇藝S級綜藝《青春有你2》冠軍劉雨昕作為品牌首位代言人后,公告發布的第一天,隨著朋友圈廣告投放,便為公眾號帶來3萬粉絲關注,引流5000人沉淀至企業微信。
轉化:用戶被朋友圈廣告吸引,通過小程序購買產品后,每日黑巧在消費者購買后即時推送“入群即獲30元優惠券”的彈窗頁面,以福利引導用戶加入社群。其中,點擊廣告并購買的轉化率在6%左右,轉化率在25.7%。
運營:到了社群這一步,品牌終于把用戶吸引到自己的池子里。那么,客戶關系管理就成為核心,品牌到底有沒有為用戶創造價值,是做好LTV的關鍵。
對此,每日黑巧有一套內容規劃。
周一、三、五通過KOC種草,周二通過科普知識輸出價值,周四推出限時秒殺活動,周五提出話題,帶起群內成員互動,提高活躍率。
除了朋友圈廣告之外,每日黑巧還做了不少動作來運營私域,例如通過DM卡、一物一碼、社群合作和裂變活動來引流。
其實,用戶在進社群之前,都不算是品牌的忠實用戶,要么為偶像而來,要么為優惠券而來。一個品牌要真正經營好用戶,必須給予用戶留在社群的價值,為他們創造優越感、稀缺感。
再看每日黑巧的私域用戶專屬福利,除了社群有獎活動與秒殺外,小程序上的商品價格比其他平臺低上1-10元;新品嘗鮮,社群用戶可以提前試吃,早于所有其他電商平臺用戶。
什么是人無我有的,就是價值所在,同時也能為品牌帶來忠誠度,據公開資料,每日黑巧社群的復購率為38%。03
營銷解決了如何賣給用戶的問題,那么,重渠道鋪貨就是在解決如何賣得更多。
每日黑巧的渠道布局之多,超出了我對一個新消費品牌的想象。
線上,除了天貓、京東、拼多多、小程序商城等標配平臺外,還布局了社區團購,比如在美團買菜、叮咚買菜。
線下,每日黑巧入駐了10萬+零售終端(截止2020年),不僅包括屈臣氏、萬寧、家樂福、永輝等商超,還有盒馬、ole等高端精品超市,更多的則是全國主流便利店和部分區域型便利店,如7-11、全家、全家、羅森、山西的唐久、金虎、西南的紅旗等。
一個新消費品牌在成立2年內鋪了10萬終端,不太對勁。
要知道,在線下鋪渠道終端,比線上開店難太多了。一個新品牌要進入商超和便利店貨架,需要交很多“稅”:進場費、條碼錄入費、陳列費……
巨頭才有議價能力,每日黑巧團隊即使有渠道經驗,也需要一個一個經銷商去聯絡,一家一家商超去敲門。
對比其他重線上渠道的新消費品牌,如完美日記,每日黑巧竟然如此重視線下渠道鋪設,我想,這事還得回到品類上研究。
用FCB方格分析,在4類消費者中,右下角的反應者注重自我滿足,感性決策,因此商品的外觀和易得性起著重要作用。快消品如瓶裝水、零食因為客單價低,對消費者來說決策成本低,也在反應者的決策范圍內。
FCB方格是1980年Foote Cone & Belding(博達大橋廣告公司)公司的Richard Vaughn開發的的一個廣泛用來描述消費者購買決策行為特征的工具。
在品牌力還不足的情況下,每日黑巧在外觀和易得性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用大白話說,作為一個新品牌,消費者還沒認識“你”的前提下,一看好不好看,二看能不能買到。
道理說得輕巧,要實現非常困難。
外觀上,每日黑巧的產品包裝是值得一提的優勢。
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品牌就是在711,往日一片棕色的巧克力貨架上,突然出現一個鮮明的顏色包裝,跟其他巧克力包裝相比,顯得特別“互聯網”。
原來每日黑巧的設計來自跟其他網紅品牌如蕉內、Moody、天真藍同一家設計公司,風格簡潔、明快、視覺沖擊力強,辨識度高。
而易得性,內化為品牌的行動就是渠道鋪設,鋪設的終端越多,越能觸發更多消費者,這也是方便食品嚴重依賴渠道驅動的原因之一。
同為快消品品牌,農夫山泉有243萬個終端,元氣森林在成立第一年已經鋪設了9.4萬個終端,德芙幾乎占據了國內一二線市場的巧克力貨架。
而每日黑巧團隊借助過往積攢的100個經銷商和10000個銷售終端資源,在上線4個月后,就已經覆蓋了2.5萬個終端,到2020年鋪設到了10萬渠道終端。據創始人說,今年會把終端數量提升至20萬。
很上道嘛。
對快消品來說,線下渠道是基本盤,通過提升渠道滲透率,把產品鋪在消費者1km之內的距離,讓他們觸手可及,這樣,由營銷而來的知名度得到了更高的轉化。
據了解,在每日黑巧銷售中,線下渠道占比為60%。
在一個談糖色變的時代,每日黑巧打“0糖”標簽,很討巧,但能不能走下去,還得靠自身實力。
回看品牌成長歷程:首先敏銳捕捉到市場空白,以“0糖”黑巧切入巧克力細分市場;然后在營銷上,通過圈層營銷觸達核心客群,繼而高舉高打構建品牌認知,擴大品牌影響力,再把用戶吸引到私域,給予用戶獨特價值提高忠誠度;最后重渠道鋪貨,為用戶解決易得性問題。
作為新品牌,每日黑巧對經營用戶有獨特理解:
圈層營銷:用戶在哪里,我們就去哪里露出;
私域運營:用戶為什么留下,我們對應創造什么價值;
重渠道鋪貨:用戶想隨手可及,我們需要怎么做。
在以用戶為中心的趨勢中,新品牌即使面對的是近乎被壟斷的市場,只要敏銳洞察到市場缺口,找準用戶需求,以足夠犀利的產品切入市場,為用戶創造價值,再新的品牌也能立住陣腳,搶占市場地位。
這也是每日黑巧作為一個成立兩年的品牌,能夠蟬聯天貓黑巧類目TOP1,成立一年內營收過億,并在巨頭壟斷的巧克力帝國殺出重圍的根本原因。